玫芳/


西蔓檔案

于西蔓女士10年前赴日本留學,通過了由日本全國服飾教育部聯合會主辦的,日本國文部省認定的“時裝配套色彩能力驗定”統一考試,獲得了日本政府認可的“服飾色彩配套師”資格證書。西蔓在潛心研究了80年代風靡歐、美、日等地的“色彩季節理論”后,便開始活躍于個人色彩配套藝術指導、色彩形象設計、居室色彩裝潢等領域。

目前,她是世界最大色彩顧問咨詢集團——美國Color Me BeautifulCMB)公司的色彩顧問(Color and Makeup Consultant)并作為日本CBM公司日本代表處的專業色彩顧問,于去年5月,在北京設立西蔓色彩有限公司,開設國內首家色彩工作室,將“色彩”導入中國。

“色彩季節理論”根據人天然的膚色、毛發的濃重程度,眼睛顏色深淺、眼神等因素,將人分成春夏秋冬4種類型。每一種季節類型的人都擁有三、四十種較適合的色彩,這些色彩和諧的搭配,將使你盡顯自然的美麗。西蔓認為:她的理論將首先應用到大眾的衣著方面。

 

春天吹來色彩的風

“世界上沒有人天生下來就有好氣質;任何人身上都有閃光點,都有可打扮之處;女人不美不漂亮不要緊,最怕的是失去那種想美想漂亮的愿望。”(西蔓語)

在一些發達國家,商品經濟發展比較快、也比較早,對色彩的理解及運用已經成為個人內在素質的一部分。據悉,日本家庭主婦在急著要外出時,往往一邊往臉上撲粉,一邊還要照顧孩子,即使在如此繁忙的狀態下做的妝,也十分得體。

“文革”在阻礙中國社會向前發展的同時,也使中國美學發展停頓了十幾年。人們也收斂了愛美的自然天性,“打扮歷史”斷檔了,媽媽和姐姐都無法教我們怎么打扮。

據西蔓回國一年來的觀察,目前國內有許多學者進行色彩基礎理論的研究,卻鮮有人涉足色彩應用學,將色彩理論運用于商場、企業、家庭、個人等生活細部。而作為個人,當面對五彩繽紛的色彩時往往出錯。

今天的中國與過去不同。當一個社會商品不很富裕時,色彩顯得無足輕重,但是當人們的經濟能力提高了、商品豐富了,色彩就變得越來越重要。

西蔓女士提請大家注意一點,在豐富的商品社會,選擇的機會越多,犯錯的機率越大。目前市場上有那么多顏色各異的鞋、包,那么多色彩的口紅、眼影,那么多款式和顏色的內衣外衣,人們眼花繚亂了。

色彩協調是一種景致,色彩不協調就是雜亂無章的背景。

 

制造夢的內衣

“當女人望著漂亮、浪漫的內衣柜臺時,她會想象:當我穿上這件內衣時,會營造出一個什么樣的情境……內衣,是用夢來吸引女性,然后她才會覺得價錢不貴,因為她買走的是一個夢,一份期待,一份感動。”(西蔓語)

“中國在內衣制作方面,更多地應該學習日本。”西蔓認為“中國內衣界應更多研究東方人的體型,然后再確定我們穿什么款式和圖案,怎樣用造型彌補身材的缺陷。”

中國人對內衣的理解永遠不可能像歐美那么開放,中國人也沒有那么豐滿的胸,修長的身材。日本人無論從體型還是文化傳統,都更接近中國。

曾幾何時,隨著時裝大規模的進入,日本人對內衣逐漸重視,并且很快,內衣成為一種與時裝緊密相關的時尚。日本女性可以在內衣上巧妙地運用款式,花紋,并用內衣的顏色來突出膚質。在內衣專賣店,華格爾、黛安芬等專賣店每隔很短的時間就會推出最新的系列,在彌補體型不足和豐富色彩系列方面不斷推陳出新。

西蔓女士認為,與日本相比,國內的廠家對內衣色彩所做的分析不夠,而內衣的色彩恰恰有很豐富的內涵。內衣廠家往往只追隨一般大眾的觀念:米色是基礎系列,四季必賣,然后每年再開發幾個新色彩品種。這種狀況將非常不利于內衣產業的發展。

國外往往在色彩構成、商品構成開發理念的指導下進行內衣設計。內衣開發要經過一套復雜的程序先要研究當年發布的國際流行色和流行款式,其次分析本國人身材的特點、嗜好,此外還要做全面的市場調查等等,將這些因素綜合分析后,才能最終決定開發方向。

內衣是女性的獨特產品,由于內衣的做工,選料越來越好,內衣價格也越來越高。但西蔓問:中國內衣廠家用什么吸引女性的視線?

其實,色彩不僅體現在內衣產品上,也要體現在內衣店的店堂裝潢上。那朦朦朧朧燈光照在色彩美麗的內衣上,使購買者充滿遐想。廠家應該研究女性購買內衣時的心理,研究女性在不同情境下喜歡穿什么款式和顏色的內衣,研究她想制造出一種什么氛圍?

西蔓很直言不諱地說:內衣的買賣,要靠夢來吸引女性。如果專柜能為女性營造出一個想象的空間,烘托出一種溫馨氛圍,無形中增加了商品的附加值,才能讓女人覺得,這內衣不貴。

什么內衣適合你?

“生活中身材完美的人畢竟是少數,不要讓內衣‘切割’你的身體。”(西蔓語)

就像一個人穿外衣一樣,當上下搭配不協調時,在不同色彩交界的地方,會涌出一種斷裂感。同樣的道理,內衣也是對身體的一種切割。如果你是一個身材非常完美的人,就可以允許用任何顏色來切割你的身體,因為你不拍被切割,腿修長,身材三圍比例協調。

但是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有遺憾:胸小、胸大、過胖、過瘦等等。那么如何在你哪怕只穿著內衣時,也會讓人看到你協調的美呢?

西蔓告訴大家:內衣應該是貼近自己的膚色,尤其要貼近身材有缺陷的人。這里所謂“貼近”,并不是簡單地說:膚色是米色那就穿米色內衣。“貼近”是指與自己膚色相協調。比如你擁有暖色的膚質,金黃的頭發和眼睛,那么就適合穿暖色系的內衣,金色的,泥黃的、黃綠色等都可以試試。如果是冷膚質的,就適合綠色、淡黃、桃紅等顏色,即春季和夏季的色彩。

身材比較瘦小的人,應該穿一些亮麗的、產生膨脹感的顏色;胖一點的人最好穿與自己膚色特別接近的顏色,很多人誤以為胖人應該穿深色,甚至是黑色,其實這樣會顯得胸部上下部分肉更多,胸更小。

黑的和火紅表現性感,在特定環境下穿效果較好,但膚質比較黑的人,最好不要穿黑色內衣;

還有人認為,“協調”一定指上下要穿一樣的顏色,其實不然。如果你看到一套設計,只喜歡文胸不喜歡內褲,這很好解決,只要上下是顏色協調就可以。在一個色系就算協調,即如果走暖色都走暖色調,走冷色都走冷色調。

選擇與皮膚相近的色彩,最適合與夏天很薄的裙裝搭配,從外面看到短褲的顏色和線條是絕對不允許的行為。當然,極其前衛的人除外。

女性在選擇內衣時,還要考慮季節、環境與心情,春天穿亮綠色、像迎春花樣的黃色、桃紅色、杏粉色都可以;夏天選擇接近海的顏色、水粉色等,很清爽,如果泳衣選跳躍的明黃色,能使你從眾人眼中跳出來;秋天用墨綠、泥金、楓葉紅、磚紅色,咖啡色繡上金線等,那是豐收的色彩;冬天可以穿大紅、純黑、藍色,讓人在寒冷的季節找到溫暖;要表現女性的溫柔時,在輕柔的色系中做出選擇;表現熱烈時選擇鮮亮的色彩;與膚色相近的內衣,最安全。

在內衣穿著上,如果做出豐富的變化,能讓人感到你是一個敏感、時尚的人,永遠走在季節的前面。

 

內衣、外衣之間的秘密

“夜晚去酒吧赴朋友的約會,一件做工細致的外衣里,包藏的是亮麗、性感的內衣,領口也許還有鏤空花邊,但一定要記住,把外衣的衣扣系好,因為‘我是女性,我很矜持’。”(西蔓語)

內衣外穿,的確是一種國際流行趨勢。今后,內衣外穿的風格會越來越強勁,一些商家在新聞發布會上也會推出這類理念。但這并不等于內衣可以在任何場合下外穿。

辦公室的禁忌

現在,很多人喜歡把內衣當做西裝里面的襯衣穿,如果你并不前衛,那么西蔓女士希望你三思而行。在內衣穿著上,一定要有TPO的概念,即TimePlaceOccation

這種打扮不要出現在辦公場合,因為內衣表示“性感”,在辦公室里表現性感只能使你的職位越來越低。白領階層的女士,如果夜晚陪公司的客人去酒吧,參加酒會,可以穿著有點透的鏤空花邊內衣,讓人感到你的性別魅力。但是這種穿法絕對不適合初次見面的客人,最好見過兩三次見面,比較熟悉后。否則會給人一種不尊重對方的感覺。尤其是有外國人的場合,這種穿法會令他們很迷惑。

一位女士去談業務時,穿了一身黑色的套裝,領口,袖口露出的粉紅色內衣,成了外衣的點綴。這位女士犯了錯誤。

從理論上說,如果一種色彩在你的身體占5%就算是點綴色。如果從領口、袖口處露出的艷麗內衣成為點綴色,無論是男士還是女士,目光全部會集中到那里,在辦公場合出現這種情況,會令對方感到尷尬。一般情況下,點綴色要加在指甲油、戒指、耳環上。

最忌諱:緊身內衣外穿

低胸、緊身、帶花邊的內衣,非常性感,年輕的女孩子一定是去參加晚會、去酒吧時才穿,而且這個晚會還不能是正規的商務晚餐,緊身內衣不應該出現在白天。在幽暗的環境跟男士有私密約會,緊身內衣很適合。

但內衣也并非完全不能在白天出現。把內衣做成高領式,哪怕有一點鏤空和紗質,春天也可以同合適的外衣一起穿,因為這種設計內衣感覺不明顯。甚至有些黑紗質的內衣也可以穿到外面。但鏤空的內衣盡量留在晚上穿。

吊帶裙的選擇

去年,北京一直很流行吊帶裙。在每年的流行款式發布會上,都有一些瘦瘦的小模特,穿著這種好似睡衣的吊帶裙飄來飄去。其實,這種穿法只適合那種很年輕,胸部不發達,身材比較男性化的女孩子。或者年齡稍微偏大,人卻非常瘦小、時尚,而且最好同一大幫朋友逛街、玩的時候穿,絕對不要穿到單位去。

設想一下,那種瘦弱的身材,頭發剪得怪怪的,涂著小黑嘴唇、銀色的甲油,穿松高鞋,外面再套件小外衣,哪怕有點鏤空,也不給人難受的印象,因為她胸部偏平。如果胸很發達,穿上這種衣服必會是男人獵取的對象。

 

西蔓的秘密

“我總是讓自己的胸部以上很協調,很美,讓人記住我的臉,記住我是西蔓。”(西蔓語)

想當年,西蔓在沒有涉足色彩理論時,也曾為色彩的搭配發愁。現在,她給自己建立了一個稱作“秋季型”的色彩檔案。在這個季節類型里,她擁有了三四十種顏色,又分別將這些顏色放到春夏秋冬四季來穿。“我不會像很多人的衣柜里只有五六種顏色,大家認為安全的黑、白、灰藍、咖啡,我只有咖啡。”。

她總在考慮:讓胸部以上的色彩把自己的皮膚襯得漂亮,這些年她常常運用技巧穿不適合自己的顏色,特別重視運用一些絲巾和配飾,因為她自認為“人比較矮,對自己的腿形也不滿意”。“無論穿什么樣的服裝,我不在乎品牌,在乎的是當它穿在我身上時,人們注意的不是那件衣服,也不是我的化妝,而是我的臉。”

西蔓面部永遠化適合自己的妝,黑色、咖啡色的口紅再流行她也不會用。如果當年流行色中有合適的色彩,就拿來穿:如果沒有,她會把某種顏色變成身邊的小飾物,讓人感到“我也時尚”。

黑色、灰色不是西蔓的最佳顏色,但她在穿黑色時,會在領部繡上很多金錢,對秋季型的人來說,金色是最漂亮的顏色。

在內衣的穿著上,她經常會買上下色彩并不一致、卻協調的內衣,因為她不喜歡窄的短褲。

西蔓在日本做化妝師時,沒有人相信她是中國大陸人。總有人在問她:“于小姐,你這么漂亮,是臺灣人,香港人還是新加坡人?”那時,西蔓會很認真地回答:“我是北京人。”

一個人的內涵不是直觀的,人們總是從外表來推斷你的內在。合體的“裝扮”會給對方留下極深的印象。如果不想因外表的偏差丟失更多的好機會,西蔓說:中國人是形成自己穿衣風格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