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


“女人,不是生為女人,而是后天成為女人的”

 

走進西蔓的工作室,眼前立刻一亮。無論是辦公室布置還是工作人員的衣著,都是那么鮮亮、富有朝氣。

我曾在中央電視臺見過西蔓錄節目,長達8個小時的冗長錄制中,她始終保持著優雅和端莊,毫無懈怠。

“我從小就臭美,但一直是‘人云亦云’地亂穿衣服,后來才知道什么是屬于自己的美。才知道所有的美人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學來的。”

西蔓從1998年開始開辦自己的色彩工作室,追逐“讓中國人都漂亮起來”的夢想。在采訪的當天,我親眼目睹了一個從云南來找西蔓的女孩在色彩咨詢師的幫助下,找到了自己的色彩,激動地哭起來。

“這樣的事我見得太多了。為什么她們會哭?每一個來這兒的人都有種種失意,她們找到了自信,屬于她的色彩照亮了她的生活。”西蔓自己經歷了從愛美而不會美到學會美的過程,針對如何“變美”格外有心得。

西蔓說,首先我們要摒棄一些陳舊的觀念:“比如,會美的人是天生的。錯!會美的人都是學來的,什么時候都不晚。又比如我們常說‘胖人要穿黑色’,也是片面的。因為顏色是有重量的。‘黑色’會讓人變‘沉重’。還有很多女老板、女企業家、女干部認為,不穿一身藍或黑怎么能管得住人呢?這樣會扼殺掉自己美的權利。”

“一個常見的偏見是認為‘漂亮’等于‘花錢’。這會讓人認為有錢就有品位,沒錢就會不美。‘卿本佳人’。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是美麗的,要盡力發揮自己的優點,弱化缺點。很多人想反正這幾個熟人都知道我是什么樣,我一輩子也就這樣了吧,或是陷入追求金錢的誤區。法國女人,大家都認為會打扮,會美,我個人認為法國女人為什么美?摳門兒摳出來的,30塊錢也可以穿出品位!”西蔓說,“越是中年人越要打扮,這樣才能找回20歲的光澤感和自信,年紀越大越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顏色與形象。”我仔細觀察西蔓,她雖不再年輕也說不上天生麗質,但是得體的打扮、溫婉的聲音、始終端莊的坐姿,無不讓人賞心悅目。

西蔓強調說,美是要投資的,但投資的是時間而非金錢。

我問:“難道說目前的中國女性不想美、沒在追求美嗎?”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在努力,但順序錯了。還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就瞎花錢。”西蔓認為,正確的扮靚步驟首先是了解自己,充分了解自己的優點,缺點嘛,大略知道就行了。“如日本女人腿短,就盡力在上半身下功夫、什么胸花、項鏈、絲巾,研究透,下半身盡量素。這樣你只會注意她上半身的品位,而忽略了她的腿。”

第二步是了解自己適合的色彩,款式或裝扮風格。

第三步是隨時學習扮靚的方法并身體力行。“這一步是大多數人正在做的,化妝、減肥、健身、買衣服。但是很多人忽視了前兩個步驟,一味跟著流行走,50歲了還不知道剪什么發型好。”

西蔓舉了幾個例子說明個人風格確定的重要。“比如韋唯屬于戲劇型,夸張的搭配才好看;方青卓屬于少女型,輕松活潑的服飾適合她;楊瀾屬于古典型,長發就不如短發好看,衣著要適當引入正式感;張政、曹穎都是冬季型,黑白分明對比開了穿衣服很漂亮。”

最后西蔓說:“最重要的是改變觀念。目前有很多民間機構在幫助女人變得更美、更自信,我只是其中的一員。如果我們每一個人的形象美了,我們國家民族的形象還能不美嗎?”

西蔓色彩-媒體報道集錦_OCR_276